妒忌的意思和含义(人们为什么容易妒忌)

时间:2024-07-30 10:30:27 浏览:100



人类的习俗、道德,通常把“妒忌”(envy)视为一种缺德、罪过和恶,这主要是受宗教和文学的影响。这种对妒忌的看法,在现代进化心理学里往往被加以修正。于是,妒忌成为一种“有用”的心理功能,道德色彩也因此变得模糊。


▌妒忌:文学和科学无法消解的恶


基督教的“七宗罪” 都是因为对爱的遗背所致,分别是饕餮、贪婪、纵欲、懒惰、妒忌、骄傲、愤怒。这成为美国习俗道德的一个基础。在这七宗罪里,妒忌是唯一不能为罪人带来哪怕是短期快乐和满足的,不管妒忌别人的是什么,财富、幸福、地位、成就,妒忌给妒忌者带来的都是内心的痛苦、自我折磨,甚至内心的煎熬。


英文中有两个相近的词语envy 和jealousy,类似汉语的“妒忌”和“嫉妒”。

“嫉妒”又叫“嫉恨”,突出“仇恨”的意思,在《圣&经》英文翻译中也是jealousy。《圣&经》“雅歌”中说,“嫉恨如坟墓一般残忍。”


莎士比亚对envy 和jealousy并不细加分辨,在《威尼斯商人》说到“绿眼的妒忌”,在《奥赛罗》中又称妒忌是“绿眼的魔鬼”,令人想起中国人说的“红眼病”。


不管是绿眼还是红眼,都符合过去人们对妒忌与眼睛有关的理解。envy一词即源自拉丁语invidere,意指不怀好意地看,或是投去“魔鬼之眼”(evil eye)的一瞥。用绿眼或红眼来说妒忌,都是把妒忌当作一种在本质上是恶的行为。


习俗伦理要求人不要妒忌,往往也是从“损人不利己”来规劝的。习俗伦理与宗教的教诲有密切的关系,而宗教的教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又借助于各种“故事”(也就是具体的事例)的影响。文学中有许多关于妒忌的故事,讲的也都是妒忌的种种害处,或者如何败坏人的品质、造成性格缺陷。


▲嫉妒:觊觎他人所有的,不珍惜自己所有的


例如,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说,“妒忌肯定是一切罪恶中最恶的,因为所有其他的罪恶都只是反对某一种美德,而妒忌反对的是所有的美德和所有好的东西,因为妒忌对别人拥有的一切好东西都心怀仇恨。因此,妒忌与其他的罪恶都不相同。几乎所有其他的罪恶本身都能给人带来某种快乐,唯独妒忌不是这样,妒忌本身就是痛苦和悲惨。”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讲的是奥赛罗因妒忌而自毁的故事。普希金诗剧《莫扎特与萨列里》描述了平庸的萨列里因嫉妒而毒杀了天才的莫扎特。 剧中的莫扎特和萨列里两人之间形成如镜面般“天才与平凡”对比。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托尔金的《魔戒 》(又名《指环王》),有关于妒忌内容的作品数不胜数,都是刻画妒忌的恶,没有说妒忌有正面价值的。


但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试图将特别有害的“妒忌”(envy)与不那么有害的“嫉妒”(jealousy)加以区分,以特别强调“嫉妒”(jealousy)的正当性。这种尝试的努力,也几乎与宗教伦理一样久远。


例如,亚里士多德说,“妒忌(jealousy)是理性的,也是属于有理性者的。但妒忌(envy)则是卑劣的,为卑劣者所有。妒忌鼓动一个人追求更好的东西,而忌妒则是不肯让邻人得到好的东西。”


进化心理学对妒忌的看法相当正面。例如,有三位美国学者,在其合著的《妒忌的认识作用:注意力、记忆和自我调节的耗竭》中指出,妒忌让人的头脑更高效、敏锐。


人对妒忌过的人和事情具有比不妒忌的更深刻的记忆,对当下周围的人和事也更注意,证明了妒忌有增强记忆和注意力的作用。至少,妒忌不是对人一点帮助都没有的,当然,妒忌记忆和关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值得关注(如别人的外貌、财富、地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为了寻找妒忌与进化的关联,希尔教授和她的同事观察实验中男性和女性对同性照片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女性更有可能会对外形靓丽的同性产生妒忌之心,这符合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外表对于女性繁衍后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男人繁衍后代的重要因素也许是身体强健,而在现代社会中,男人繁衍后代更重要的因素是财富和地位。


▲进化心理学认为,妒忌可以“催人奋进”


因此,在进化心理学中,妒忌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能够发展进步的优势。他们认为嫉妒自然而又平常,是人天性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区分大多只有词义辨析的作用,并不具备特别强的说服力,并且很难真正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忌妒的害处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看得比较严重,有的不那么严重。有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后,美国社会对忌妒的看法比许多别的国家都来得负面,所以出现了不少讨论如何察觉和克服忌妒的大众心理书籍。这些书籍一般并不特别区分忌妒和妒忌的不同。


进化心理学试图为妒忌提供解释和理解,但是,这并不能代替人们对妒忌需要所作的伦理和道德评判。人们还是会问,妒忌是好还是不好,是善还是恶?进化心理学本身,或者以“客观分析”为宗旨的其他科学,并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


因此,习俗道德观仍然主导着人类对妒忌的评价——无论envy 还是jealousy,都是一种负面的心理,任何个人或社会都应该努力去克服它,限制它的危害。

▌妒忌:对同类不正当的恨意


妒忌是因为害怕被别人取代,害怕会失去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妒忌的人会感到不安、自怜、没有安全感、恐惧、焦虑或忿怒,甚至会对别人的成功感到憎恨、恶心、仇意等等。


妒忌在竞争者之间所产生的埋怨、怨恨、恶意使人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自卑自闭。更重要的是,人可能会因为妒忌而说谎、陷害、毁谤、使用诡诈、偷窃、毁坏,甚至杀害他人。


在几十年前的运动中,种种诬陷、栽赃、告密和明目张胆的迫害、折磨、残酷对待他人,许多都与妒忌有关。傅国涌在《北大才子沈元醉心学问,“WG”中被妒忌者密告致被杀》就对一个个案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2013年5月有报道说,一名未满13岁少女,尚在就读小学六年级,因忌妒同班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怀恨在心,将其约至自家杀害,并砍断头颅、手臂装入袋中。这事令人想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投毒案,被投毒的和投毒的学业都非常优秀,“妒忌”成为人们猜测的行凶动机。


忌妒能起杀心,自古便有。《创世记》有约瑟与其众兄长的故事。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因为父亲疼爱他,兄长们就嫉妒他,想杀他,三哥劝众人不要这么做,他们仍然约瑟被卖为奴仆。《撒母耳记上》里说,约拿单是扫罗王的儿子,大卫的好友,扫罗因为大卫受到大家的爱戴而嫉妒他,几次想找机会杀掉大卫。


▲该隐杀亚伯,第一桩谋杀案因嫉妒而生


忌妒能起杀心的多,但起杀心的未必都真正会下杀手。因此,虽然心理学有时候把忌妒视为正当,但当有人,尤其是少年儿童或教育良好的大学生,因忌妒而杀人的事情发生时,社会伦理还是普遍无法容忍。


可见,无论把妒忌解释得多么正当合理,它都应该被视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对自己和对他人都会造成不正义的伤害。


心理学家对妒忌提供了多种定义,但可以归纳为两个共同点:第一,有一个被视为敌对的,势不两立的“对手”,第二,那个对手对自己形成了实际的“威胁”。于是因妒忌而采取的行动,就成为一种进攻性的“自我保护手段”,杀人就是所有可能行动中最激烈、最极端的


以大众为读者的心理启蒙教育,它对忌妒或妒忌的讨论显然不同于哲学或心理科学,后者讲究的是概念的明确和清晰,而前者注重的则是在日常和社会社会中的自我克制和避免伤害。


例如,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妒忌是想要保持自己所有的,而忌妒则是想取得别人所有的。因此,一个小孩会嫉妒弟弟妹妹得到父母的爱,也会因为邻居小孩拥有脚踏车而妒忌他。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合著的《妒忌的阴暗面:欲望、错觉、不择手段》。他们认为,妒忌的人自认为拥有某种有价值的关系,并认为这一关系受到了威胁,如当妻子的妒忌第三者;而忌妒的人则不拥有这种关系,却千方百计地想得到或占为己有,如第三者忌妒当妻子的。


这些概念辨析不乏学术分析的意义和作用,但一般民众对此并不太在意。这也许是因为,就许多人的经验而言,在心理的或是实际利益的人际恶性竞争中,忌妒和妒忌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由此而生的种种不良和有害情感,如怨恨、愤怒、贪婪、占有欲、暴力冲动,则更是难解难分、相互混杂。


一个人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富有、优秀,既有受到威胁的感觉,又有想取而代之的欲望,既有消灭对手自己便能成功的错觉,又有恨不得能使出一切手段,加以实现的冲动。而这些都会使人心理阴暗、孤独、猜疑、自卑、充满怨愤和仇恨甚至残忍的念头。


朱光潜先生曾在一篇谈恻隐之心的文章里说,“无论如何,在建国事业中的心理建设项下,培养恻隐之心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节目。”对于中国的心理建设来说,学习遏制嫉妒难道不也是同样重要吗?

▌幸灾乐祸:现实和真相的共同大敌


2014年7月,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因涉嫌违纪被免职,网上有一个《反腐,大快人心》的帖子说,“刚刚获悉,云南省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被免职,反腐力度加深,脚步加快,真是大快人心,在此我恭贺所有贪官,祝你们天天寝食难安,也许是某天早上,晚上或在你们办公室里就被带走调查,祝你们的腐败,违纪早日成功。”


每当看见有官员因贪污腐败、包养情妇等罪行被调查的反腐成果,许多民众产生这种“大快人心”似乎就成为一种自然反应——问题是,腐败本就是一件坏事,怎么能因为希望官员倒台,反倒盼望他们多多腐败呢?


这种“盼望烂透”的心态,既不符合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无益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浓度。相反,它只能为已深陷道德危机的国民,增添更多阴暗的色彩,因为这是一种相当特别的“幸灾乐祸”。


以色列海法大学哲学教授本济夫在《情绪的微妙性》一书中,讨论了人类“幸灾乐祸”的普遍心理。然而,“盼望腐败”的幸灾乐祸,要比一般性的妒忌来得更加复杂、消极:


一般的幸灾乐祸发生在有可比性的人们之间,如熟人、同事、邻居、同行人士等等。在社会伦理和人际道德中,幸灾乐祸是一种比“妒忌”更邪乎的“恶”,妒忌是不乐意见到别人有好事,而幸灾乐祸则是以别人的祸事为乐。


▲亚当·斯密:幸灾乐祸,是对他人最残忍的伤害


叔本华说,妒忌虽然不好,但却是人之常情,而以别人的不幸为自己快乐则是魔鬼心肠。他认为,幸灾乐祸是人性中非常接近“残忍”的部分。但是,本济夫认为,叔本华把幸灾乐祸看得太严重了,因为如果不是太乖戾、病态和恶毒,一般的幸灾乐祸不过是一种人之常情。


人为什么会喜欢幸灾乐祸?除了“自己的快乐、别人的不幸”这两大一般要素外,本济夫还列出了另外三个特征因素:


第一,幸灾乐祸者认为遭殃者“活该”,是因为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所以才遭到“报应”。支撑这种想法是某种与“正义”或“公正”有关的“罪有应得”观念。


澳大利亚著名的心理学教授诺曼·费瑟在研究中也发现,对高官倒台,民众如果认为罪有应得,便会高兴,如果不觉得罪有应得,便不会高兴。但是,在中国这个存在仇官情结的社会里,任何官员倒台,都会有无数个毫无关联的人觉得“大快人心”。


这种幸灾乐祸与正义感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一般人并不觉得反腐是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正义扭转,虽然贪官的钱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但退还或收回的赃款,似乎不会装进他们的腰包。可见,反腐的正义价值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几乎变得无关。



如果说“仇官”尚且能找到一些“正义”的说辞,那么为何很多无权无势的明星和企业家倒霉,也能让国人如此兴奋呢?


明星的表演报酬,是消费者自愿“赏赐”的。企业家消耗的物质、人力资源,都是冒着破产的风险才从市场上竞争来的,他们创造了就业,贡献着税收……他们之所以能致富,首先就是因为“足够多的自由人”喜欢他们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大众之所以对他们幸灾乐祸,主要还是因为出于嫉妒心态——“他竟然能够拥有如此多的金钱、豪车、美色,一定不是诚实经营来的,我必须找到我认可的正义逻辑……”。


▲杀富济贫的“平等”,从来都是平等的一无所有


因此,很多国人仇官、仇富的心态,和“近在眼前的可比性”关系不大,和嫉妒带来的“正义幻觉”反倒关系密切。


第二,幸灾乐祸所高兴的“祸”不能太严重。如果祸太严重(如残废、死亡、家破人亡),一般人就“乐祸”不起来,幸灾乐祸就会转化为“怜悯”(虽然未必是感同身受的“同情”)。


幸灾乐祸不同于诅咒。一般人如果庆幸别人像死亡这样的大灾祸,会在心里产生内疚,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种良心不安引起的痛苦会超过从别人灾祸中得到的快乐。但是,如果人们觉得一个人(如希特勒、日本战犯)罪恶很大,那么对他的死亡仍然会觉得高兴。对美国911事件,有的国人公开表示幸灾乐祸,是因为觉得美国人罪有应得,有的国人认为不该对这样的人道灾难幸灾乐祸,是因为觉得这会降低中国人自己的道德品格。


第三个因素是,幸灾乐祸者自己并没有造成遭殃者的灾祸,于是,无论遭殃者的祸有多么严重,乐祸者总觉得自己的手是干净的。


如果乐祸者的手不干净,那他自己就成了加害者。因此,幸灾乐祸与落井下石,或者在别人不该发生的灾祸发生时掘泥扬波、助纣为虐是不同的。


很多国人对贪官倒台的幸灾乐祸,与一般的幸灾乐祸有所不同。首先,老百姓与贪官并没有平行的可比性,一者在上,一者在下。因此这种幸灾乐祸中有更多的“羡慕嫉妒恨”。其次,一般人为贪官倒台感到“大快人心”,恐怕不会有谁会觉得有什么良心不安。贪官倒台归倒台,总还没有到要送命或家败人亡的地步,所以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灾祸。


许多民众对贪官恨不得自己能动手除掉,只是没有机会和办法罢了,谈不上手干净不干净。与所有的幸灾乐祸一样,对贪官的幸灾乐祸毕竟是一种阴暗心理。人们幸灾乐祸,不是因为心术不正、人格卑鄙,而是因为坏官祸害百姓,民众无可奈何,除了希望他撞在反腐的枪口上,实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关于别人的痛苦》一书中讨论了一些人的不幸与痛苦对另外一些人会有怎样的影响,其中就有关于战争的照片或图像报道。她指出,生动的图像会使有些人厌恶和痛恨战争,加入反战的行列。但是,有的人却只是从这些图像得到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是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前一种人要阻止战争的发生,后一种人只要战争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不在乎发生战争,甚至希望发生战争。对于腐败,我们应该有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