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特点有哪些(变质岩区构造的基本特征)
变质岩区构造 特征比非变质岩构造特征复杂
1 变质作用过程,是多期次应力-热事件过程
变质作用与变形作用相伴而生,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和隐蔽了变质前的原生和次生构造
2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以韧性变形和固态流变占主导地位
不仅产生了褶皱和断层,引起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面理、线理等变形,新生面理的发育置换了岩石的原生层理。
3 变形过程中,残留有原生构造特征时,会出现残余构造和新生构造组合。
4 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导致不同时代、不同格局的和不同式样的构造彼此叠加控制和改造。
5 变形的同时伴有变质作用,从而使不同的岩石变成了相近的岩石,或者使相同的岩石变成成分与外贸完全不同的岩石,从而改变了整体面貌。
变质岩区构造特征概括:
新生变质构造的广泛性、多期变质构造的叠加性、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
面理和线理:
变质岩体的构造可以概括为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两类。
根据面状构造与线状构造在岩体中的分布特点,可以分为透入性和非透入性。
非透入性构造:
显示很明显的分割面不均匀地、个别地存在于岩体中的构造,比如露头上见到的节理和断层。
透入性构造:
一定构造尺度内,按一定规律均匀而弥漫性地分布在地质体中的构造,一般是呈隐蔽状态的,经过风化后才显示出来,反应了岩体呈均匀性变形。
透入性面状构造称为面理,透入性线状构造称为线理。
原生的面理和线理构造主要出现在沉积岩与岩浆岩中,次生的面理(劈理、片理、片麻理)和线理构造才发生在变质岩中。
从构造尺度来讲,透入性和非透入性的概念是相对的,有些构造在大尺度范围内是透入性的,在较小范围内,则是非透入性的。
手标本或露头上见到的面理和线理。
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是相对性概念。
如上图(A~E观察尺度逐渐增大)中的S1、 S2、S3在不同尺度下观察其透入性与否的变化情况。
面理的构成:面理可以由物质的分层、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由近平行的不连续面、不等轴矿物或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或某些显微组构所确定。包括劈理、片理、片麻理等。
一 劈理的概念:
一种由裂面或者潜在裂面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劈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者薄板的构造。
二、劈理分类
①流劈理②破劈理③滑劈理
①流劈理
由片状、板状、扁圆状矿物或集合体的平行排列构成的,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是在固态流变过程中新生的面理。
流劈理表现出沿着劈理面有微剪切滑动作用,比如层纹的位移、包体或斑晶的选转等;
还有岩石的内部组分沿着劈理面缩短和压扁
流劈理的成因:
①通过压扁作用形成的
②差异性地塑性流动造成的
不管是压扁作用还是塑性流动产生的,但是岩石在变质的固态流动过程中导致流劈理与最大主应力面垂直。
注意:流劈理只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深度)下才会形成,重结晶与深度有关,流劈理发育存在一个上限。
②破劈理
岩石中密集、平行的剪切破裂面或压溶劈理域。呈微细裂隙,有时还有细脉填充。
裂面的定向与矿物的排列无关。
砂质板岩(P1)破劈理与层理正交-新疆塔什库尔卡拉其古干
破劈理实质是节理,只不过间距较小而已(<1 cm),节理>1 cm
破劈理发育在轻微变质或者不变质岩石中。一般认为,破劈理是剪切作用的产物,
还有人认为,是张裂作用产生的或在压扁作用的基础上弹性回跳造成的。
③滑劈理(折劈理)
发育于具有先存面理的岩石中,切过先期面理的差异性平行滑动面(带),带中矿物定向排列,构成劈理域。 其微劈石常常被牵引形成复杂的褶皱,称为褶劈理。
滑劈理的分类
主要分类依据:滑劈理与微劈石之间的关系
①渐变滑劈理:
滑劈理面与微劈石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片状矿物连续分布,主要是早期面理改变方向和片状矿物相对富集形成的狭窄应变带而表现出来的
②带状滑劈理:
滑劈理面表现为一个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带,并包含一些小裂缝,形成所谓劈理域,与微劈石之间有不连续的边界分割。
③不连续滑劈理:
明显的破裂面切穿早期的面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