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是什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时间:2024-11-08 08:15:29 浏览:10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的“知行合一”不是其他人的知行合一,而是王阳明说的那个“知行合一”。

下面我们就来尝试着做一个解读。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大家都很熟悉了。然而,却经常会被人们误解,基本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真正了解“知”“行”及“合一”等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尤其是没有了解它们在王阳明的特殊语境中指的是什么;因此如果不了解,那么一切评论皆成为张冠李戴。

对此,中国哲学史家劳思光有一个说法特别到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的说法。

他提出了以下两点:

第一,阳明所谓“知”,指价值判断而言,即“知善知恶”之“良知”;而所谓“行”指意念由发动至展开而成为行为之整个历程言。

第二,阳明所谓“合一”,乃就发动处讲,取“根源意义”;不是就效验处讲,因之不是取“完成意义”。

下面我们做个解读。

一是关于知。这讲指的是认知或认识,而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认知是对事实的认知。先说一下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论我们对事实还是价值做出一种认知,都会形成某种判断,即形成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种。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中,知一般就是指的对事实所做的判断,这个相对比较明确。

然而,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语境中,也有对事实的认知,但通常我们说的知并非是对事实的认知,而是对价值所做的判断,即是一种价值认知。而价值主要表现为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伦理或道德价值,它突出地表现为对善恶的判断,这也就是阳明先生所指出的知是知善知恶之意,即良知。

二是关于行。而所谓的行,就是指人先有了一个知,由知而产生了一个意愿,进而将这个意愿展开,并最终形成行为的这么一个过程。请注意,行指的是形成行为的这一过程,而不是行为的结果。

这也意味着,这一过程也可以不产生行为,也就是没有了行,即使是有了知。在王阳明看来,没有形成行的原因是没有真正获得知!如果真的知了,就必然会有行的意念与发动从而形成行的行为,这里已经蕴含了知与行的合一。

三是关于合一,这涉及知与行合在哪里的问题。是合在一个新的第三者那里?还是知合在行上,或者是行合在知上?

很显然,是行合在知上,所谓的知是行的根源,行是知的发动与展开,没有知就没有行,行不仅与知合一,还统一于知!这里面也很明确地指出了,尽管知与行是两个东西,但是行却合在了知上。因此可知,一切行皆为知的发动与展开。这就暗含着,如果行没有成行,那就是知还没到位,如果真的知了,那就应该有行,就此而言,它们是合一的!

因此,按照劳思光先生的说法,合一不是看是否行为有了结果或效果,是否行为已经完成,而是行为是由知的发动和展开而来的,即知是行的根源,一切行均来自于知,合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