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乐道什么意思(为什么“津津有味”却“无人问津”)
桃源问津
武夷山有个“桃源洞”,“桃源洞”有个石门,石门上有一副对联“喜无樵子复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为了突出“桃源问津”,桃源洞还有石刻“问津”“问津处”。
似乎毫不经意,梁章钜将石刻上的“观奕”写成“看弈”。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很可能是作者无意中记错。实际上,作为楹联学大师,梁章钜一定知道中国古代楹联无一字不精雕细琢,而他竟然改变了两个字,其中定有大文章。
梁章钜将“观奕”改为“看弈”,首先是通过“观”即“看”揭示古代文字以书面语表示口头语;其次是通过“奕”即“弈”揭示古代文字以语音表示语义。梁章钜在武夷山众多楹联中独独提到这两幅楹联,实际上是为了揭示这两幅楹联对武夷山名胜古迹极其重要,前一副楹联“遗世独立,与天为徒”落脚点在“天”,后一副楹联落脚点在“津”,两者相合为“天津”,与“问津”呼应。梁章钜将“观奕”改为“看弈”,则是揭示“津”即“经”,同时揭示“经”不仅是文字,也是语言,还是文化现象。梁章钜说皆忘记是何人撰写,实际上是为了提醒后人,古人对为何“怕有渔郎来问津”早已有研究,古代文化现象与文献典籍相互解释。
渔郎
果不其然,关于“渔郎问津”,古代诗文一直赋咏不绝。仅“怕有渔郎来问津”就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门前春水年年绿,怕有渔郎来问津”“怕有渔郎来问津,野航常系古塘滨”。
除“怕有渔郎来问津”外,尚有“时有”“或有”“却许”“定许”“未许”“却使”“不遣”“恐有”“恐惹”“为引”“难写”“渔郎来问津”,以及“莫不是旧日渔郎来问津”“渔郎偶尔来问津”“偶因采药来问津”“也学渔郎去问津”等。“渔郎”时而变为“渔人”或“渔夫”,时而变为“刘郎”或“阮郎”,时而变为“渔舟”或“扁舟”,甚至变为“馋夫”。中国古代文人各显神通、用各种方式揭示谁是渔郎、渔郎为何问津、如何问津、为什么怕有渔郎问津、为什么又许渔郎来问津等问题。
古代文人还道出与“渔郎问津”相关的诸多“故事”,如“捕鱼”“乘槎”“短棹”“停骖”“迷路”“唱歌”“吹笛”“醉酒”“采药”“成仙”“得事”等,子弟书与戏曲中更有男欢女爱之“渔郎”。如果不对“渔郎”寻根溯源,我们可能还以为此“渔郎”非彼“渔郎”,这使得“渔郎问津”越发神秘难解,“渔郎”因此也就“说来话长”了。
问津
“渔郎”之外,“问津”也是一个“说来话长”的千古之谜。说到“问津”,大多数人想到的或许不是“渔郎”而是“子路”,《论语》中就有孔子使子路“问津”,武汉孔庙有“问津书院”以及“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河南新蔡也有“子路问津处”碑。历代文献典籍也多言“子路问津”。然而,今天我们对孔子为何让子路“问津”、为何向长沮和桀溺“问津”,以及如何“问津”、何以“知津”、为什么许多地方皆有“子路问津处”等都说不出所以然。至于“渔郎问津”与“子路问津”到底是什么关系,更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渔郎问津”源于陶渊明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渔郎”即“武陵人捕鱼为业”之“渔人”。今人多知《桃花源记》,却少有人知道《桃花源记》后尚有《桃花源诗》,《桃花源诗》开头即言“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表明今人津津乐道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说的却是乱政与避世。因此,“桃花源”原来是个寓言,韩愈即明言“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桃花源
正因为“桃花源”是寓言,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桃花源”。“桃花源”是寓言,“武陵源”“渔人”“问津”也都是寓言,因此,“渔郎”才可以变换身份为“渔夫”“渔父”乃至“阮郎”“刘郎”,变化故事为“钓鱼”“唱歌”“吹笛”“采药”乃至男欢女爱等。
寓言的着眼点在寓意,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寓意。武夷山桃源洞“问津”不仅隐含谁、如何、为何“问津”,还隐含什么是桃花源、桃花源为什么称武陵源、武陵源为何称武陵溪、桃花源为什么称桃源洞、桃源洞为什么是仙源、武陵源与武夷山是什么关系、九曲溪与武陵溪是否有渊源、武夷山与桃花源乃至中国各地名胜古迹为何有如此多文化现象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历代文人赋咏不绝的永恒话题,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刘禹锡、韩愈、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王阳明、唐寅、文征明、徐渭、李渔、钱谦益等皆以诗文歌咏“桃花源”;《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皆论及“武陵源”。与“桃花源”“问津”相关的文化现象更是遍布各地名胜古迹。
古代文献典籍与文化现象赋予“桃花源”“武陵源”“渔郎”“问津”层出不穷的故事,这些故事皆为寓言,今人却以其为真人真事,遂使“津津有味”的古代文化完全“变味”,因而“索然无味”。
问经与问道
武夷山桃源洞的石门,其实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化的门,“问津”即是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秘钥。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与文化现象,通过“问津”即破门而入,别有一番洞天:
中国古代学问为“道问学”,“津津乐道”表明“问津”实为“问道”。古代帝王无道自称有道,“离经叛道”,以官方“假正经”“不正经”取代民间“正经”“真经”,“天经”取代“天津”。“假正经”“不正经”为“四书五经”,“正经”为“一本正经”,“四书五经”源于“一本正经”却取代“一本正经”,“一本正经”隐秘难知,故须“指点迷津”。
“谜语”表明话语可解开“经”之谜,“谜底”即“说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论语》亦以“论”与“语”、“问津”与“知津”揭示,“知津”的途径在“问津”,也就是以“问”为“门径”与“要津”,故为“学问”。中国古代学问实以“问津”为“突破口”,通向隐秘的“一本正经”,故为“曲径通幽”。因此,中国古代许多名胜古迹亦以“曲径通幽”为打开中国古代文化的秘钥。
中国古代官方话语权在以官方“假正经”取代民间“正经”的同时,以文字取代口语,使话语之本义发生改变,因此必须通过“训诂”揭示话语古代意义,“把话说回来”“说到底”“说到头”。因为话语“头头是道”,故为“津津乐道”;“道”为“味”,“津津乐道”即“津津有味”。然而,今人不仅以文字作为中国古代学问之门径,还以今日话语意义理解古代话语意义,因此话语“津津有味”却“无人问津”。
中国古代文化处处都在向我们揭示中国古代学问之门径在经典,经典之突破口在话语,古代官方话语权改变话语本义,使中国古代学问成为“绝学”、中国古代经学成为“绝经”“绝境”。
“曲径通幽”即“绝学无忧”,中国古代祖先以“问津”为指引,“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另辟蹊径”。这个“蹊径”,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是“不言”,而是“不言而喻”,是寓言,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演变为“桃花源”“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