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关外指的什么地方(关内与关外中的“关”是哪里?)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一直牢牢控制着一个战略重地,叫做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位处中条山与崤山秦岭之间,函谷关其实为一条狭窄的通道,是连接中原各国与秦国疆域的必经之路,因此,函谷关是战国时代极具战略价值的一座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
所以,历史上,东方六国组成百万联军攻伐秦国,秦国依托函谷关有利地形,居雄关而守,六国百万之众,也没有打过函谷关。而反观秦国,以函谷关的地利,随时可以东出对六国作战,掌握着函谷关,就掌握着出击主动权。
大秦帝国从魏国手中夺取函谷关,从此就可以退而稳守,进则直捣中原地区,出了函谷关就是一马平川,相当利于大规模的阵地战。秦国也正是借助函谷关极佳的战略位置,兵出函谷关横扫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所以,秦朝将函谷关以西秦国的领土称之为关中,将函谷关以东其他六国所占区域称之为关外或者关东,因此六国也被统称为“关东六国”。所以秦朝的“关”,是指战略位置极佳的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
有不少人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所谓的关内与关外,就是指长城以南成为关内,长城以北称之为关外。
那这样划分对不对呢?其实是不对的,古人因为朝代都城所在地不同,关内与关外的范畴有一定不同,但是从来没有过以长城为分界线,来划分关内与关外。
长城是在秦朝时期开始修建,而到了明朝,长城的总里程达到最大值。后来说的长城,一般是指明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
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关内与关外的范围又发生了变化。长城沿线的“关”特别多,著名的如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娘子关、雁门关等等。
明清以后,关内与关外中所说的“关”是指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方向,与长城西端嘉峪关相隔万里、遥相呼应,是明代长城东端起点,也是明朝防范外族入侵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作为遏制中国东北与华北地区的战略重镇,古人用“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来形容山海关地位之重要。
何谓关内呢?关内是指山海关以南,山海关往北京方向的广大区域,统称之为关内。何谓关外呢?关外是指山海关往北,山海关往东三省方向的广大区域,被称之为关外。
无论是秦朝时期,还是明清时期,一般而言,古人在划分关内与关外上,有个原则:那就是“关”往都城方向的称之为关内,反之称之为关外。而“关”却是随着朝代的不同,也随着发生变化的。